遇到同事,微笑招呼。上级面前,微笑聆听。下级面前,微笑问候。群众来访,微笑接待。深入群众,微笑询问。在困境里,微笑。在顺境中,微笑。
位低职小的时候,他微笑。权倾一方的时候,他微笑。
身体健康的时候,他微笑。积劳成疾的时候,他微笑。面对死神的时候,他微笑。英年早逝,他的遗容,依然在微笑,微笑。他的遗像,仍然在微笑,微笑。
生前,留给世界的,是微笑,身后,送给世界的,还是微笑。这微笑,既让其英俊潇洒,又让其深沉内敛,丰富博大,魅力四射!
谁这样微笑?当然不是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而是全国组工战线的楷模------李林森!
蒙娜丽莎的微笑,笑成了艺术瑰宝,全世界为之倾倒。李林森的微笑,笑成了时代的先锋,笑成了不朽的雕像,赢得了全方位的敬仰。蒙娜丽莎的微笑,虽然名扬世界,但那毕竟是阴柔小资,并且是大师的艺术虚构,是若干原型的高度浓缩与提炼。而李林森的微笑,属于非虚构的现实,是超然于艺术的原生态,积天下微笑之大成,阳刚大气,具有广泛的正面影响力和感召力,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的微笑非常神奇。寒凝大地的时候,这微笑就是温度,既溶化自己心灵的冻土,也溶化别人心灵的冰山。是御寒的羽绒,或者是春风杨柳。酷热难当的三伏,这微笑是空调,采来深山幽谷的徐徐清风。
被困沙漠的时候,李林森的微笑是滴翠的绿洲,是弯弯的月牙泉,是坚实的路径,是明确的方向。
李林森的微笑,是信念的基石,精神的支柱。有了微笑支撑,心灵则不空虚,进而生活得充实,学习得愉悦,工作得快乐,奉献得无悔,牺牲得泰然。
李林森的微笑,是黏合济。有了他的微笑,安排部署,组织指挥,就更有号召力,班子就更凝心聚气,队伍就更有团队精神,人心齐,泰山移。
李林森的微笑,是智慧,是力量。这微笑所到之处,均能激发活力,创新思维,破解难题,开创新局。哪里有这微笑,哪里就暴发力量,奔跑奋进,抵达辉煌,创造奇迹。
洁身自好的微笑,廉洁自律的微笑,这就是李林森的微笑。不管是当与生杀大权有关的检察官,还是任主宰一方官场沉浮的组织部长,他都用微笑婉拒危险的一切诱惑。这婉拒诱惑的微笑,看似不够坚决或者果断,然而棉里藏针,袖里藏剑,充满力度,不怒自威,于微笑处有惊雷,令那些制造诱惑的始作俑者不寒而栗,精神崩溃,羞愧难当,悬崖勒马,回头是岸。金刚恕目,横眉冷对,拍案而起,恕斥断喝,固然可贵,但那似乎难免古典,做作,几乎只能在古装戏曲里才能见到。李林森的微笑拒绝,拒绝中不失平易,坚守中不缺亲和,可敬而不可怕,可亲而不可惧,不让你敬而远之,相反是敬而近之。这样的温馨拒绝,既不把别人置于尴尬境地,又收到教化效果,不比严辞拒绝境界更高吗?
腐败分子当然也微笑。但与李林森的微笑,形成了鲜明对照。腐败官员见利忘义,唯利是图,面对功名利禄,金银财富,国色天香,就忘乎所以,喜形于色,来者不拒,笑纳不误。腐败分子贪婪地微笑,李林森则笑傲腐败。美人一笑倾城国,林森一笑泣鬼神。
李林森的微笑,是雪中送炭。村民有难,求助于他,政策允许的,他倾力落实,不属于政策范围,干脆就本人慷慨解囊。村民婚丧嫁娶,他凡请必到,送一份礼,赐一份光。有人说这里不是你的久留之地,今后你提拔调离,天各一方,人家怎样还你的人情呢?他微笑着说:毛泽东说过,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在教育我们入乡随俗。老百姓请我,是信任我,正是搞好干群关系的好机会,如果不去,就错失良机,就伤了百姓的自尊心,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再说,如果人情收不回来就不送人情,那就不是真情,就不是长久之情,我送情从来不考虑收不收得回人情。李林森去世后,他曾经任过职的几个乡镇的不少村民,找出珍藏的人情登记簿,看着李林森的名字及他名下的礼金数据,悲痛欲绝。
李林森的微笑,是分忧解难的微笑。万源组织部新招录的干部李根,家在河北农村,回家探亲,李林森从工资中挤出500元送给他,微笑着说,你刚参工,没有积蓄,第一次回家,面对那么多亲朋好友,开支太大,你务必拿着,以备不时之需。李根推辞不过,因那微笑太真诚,就盛情难却。李根全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的父亲说,我们燕赵之地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他们蜀中不缺古道热肠之人。他母亲说,有这样好的部长,我们所有的担忧都化了,一万个放心,你要一万个安心工作。要不然,就愧对领导,愧对组织。
李林森的微笑,是亲和友善的彰显,是宽宏大量的写照。敬他也微笑,恨他也微笑。亲他也微笑,疏他也微笑。
李林森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微笑却凝固于华夏大地,铭记于人民的记忆深处。他的精神不朽,他的微笑不泯。李林森的微笑效应,广泛而深远。
为民,当像李林森那样,以微笑的方式生活。为官,当如李林森那样,以微笑的方式行政。
学习李林森,就不妨学学他的微笑。
如果人人都像李林森那样微笑,这个世界,就是微笑的世界,就是和谐宁静的世界。
微笑是金。微笑就发生转机,微笑就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