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画《曙光》 60CM×90CM 王铁颖/作 2020<
我与此画作者是母女,又似为朋友,近日疫情期间我俩闲着没事就把我老师(何文豪先生)的山水画——特别是画新疆魔鬼城那几幅作品翻给女儿读,她接过画册细心拜读,认真品味,被她师爷的一幅幅作品所触动:她一边读着一边评论到:何爷爷的画有大漠孤烟的苍凉悲壮、有对生命神圣的讴歌、有着在自然的深刻参与、有对人世间物我的质疑、有对自身所遇见的慨叹、有对艺术对信仰的虔诚……女儿感慨万端,对于艺术的研究,她不深也不透,不能很专业地用各种术语去解读她师爷(何文豪)作品中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从她的感慨中她唯懂得艺术是生命的一个元素,她给我说:其实如果一件作品能被艺术感染,我们的世界变得更有意思更有趣,我们的人生便得以丰富和深邃……。
是啊!艺术是生命的一个元素,人生得以丰富和深邃。
于是我便交给女儿一个任务,可否在疫情期间完成一幅反映抗疫一线的主题性作品?她思考着于是她毫无犹豫的答应便随即构思起来,她在创作第一幅画时就产生一个念想,希望疫情早日得到控制于是便想出一个主题《曙光》,好!这个主题好,是指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即将到来,我支持你……
我记得唐彦谦《早行遇雪》诗里有这样一句话:“鸡犬寂无声,曙光射寒色”,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光明、希望、曙光在前头,让所有的不幸都随风而去,让我们去迎接新的曙光!2020年突来的疫情,我们全国人民又何尝不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迎接新的曙光呢?!第二天,她一早起来开始构思、起稿……,她问我:就以医务人员在治病救人场景为主画面可好?我告诉她:一件作品从构思、立意……都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去完成,因为这个主题具有历史意义,只要你把主题寓意用色、光、意表达出来就好,一件好的有深度的作品是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用心完成。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幅完整的画面展现在我眼前,在这幅画面里,蕴涵着故事般的语言和沉重的气象,她的作品是以网络图片为原形,经过二度创作以宣传画形式绘制而成,通过ICU里的医护人员正在给新冠病人做手术时的场景为主画面。仔细探究这幅画有一种深厚的呼唤,震撼我的是作者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对光明的美好向往,想我们尽快远离疫情借以画笔置身于急切战疫的境地里,用身心和灵魂去触摸与呼吸生命的存在,该幅作品用干净的笔触、恰当的光影、明快的色调、真诚的情感去撰写与描绘白衣天使对武汉战疫的坚守,整个画面都已冷色调为主,题字用暖色调表现,展现的就是抗疫白衣天使们置身心冲锋在前的英勇精神。她画这幅作品是在用真诚的情感去丈量画布上的距离与价值。如果说,这个期间缺乏值得留存的精神,那么,唯有真挚与虔诚的艺术语言能支撑起这个责任。这样的作品就是值得我们去感知并重视的一个影响战疫时代的好题材,它能唤醒我们的生命,抹掉我们对这个时代的无知与苍白,更加增添我们对战疫一线英雄们的敬畏。
该作品里的语言、人文、精神、品格等等都足以表达作者本人的主观感受,以高光的思想维度将真实的思想进行阐述,这就值得可读之处。时代在变,时代的科学和艺术也在变,科学能改变的是外化的物质,唯独能够留存的就是文艺作品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唤醒人们的良知。
古今中外,得以共鸣的作品,从来都没有被任何时代所淘汰,特别是历史性记录题材,它们仍然以不同的形式不同手法在续写着传奇,成为创作者改变与创造的灵感缪斯。
一件富有历史性的文艺作品里的人文、精神、品格等等都是高屋建瓴一个时代的精神,讴歌一代英雄的最好表达。既然文艺作品能触碰到我们的灵魂,那么有诚意的作品,无论是摄影和绘画画面构图有雷同,但采用的是不同的抒写方式和手法,我们都应该是严肃和敬畏的。
(作者:胡平,达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万源市文联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