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达州文艺网站!     今天是:
达州文艺网

大修当代艺术村的画家们
2010-10-22 16:28:00   来源:达州日报     作者:何南观 张全普  


  仍然矗立在半空中的烟囱和残破的厂房,表象着传统工业文明的夕阳之光;山坡间那一幢幢农房和那一畦畦菜地,表象着几千年农耕文明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当今达州美的艺术最高殿堂的大修当代艺术村,就在这两者之间奇妙地张扬着美的号召力。
  
  造访艺术村是在8月份最热的时候,地表温度高达40℃以上,热得听不到树丛里的蝉鸣声。由原来达县地区汽车大修厂厂房简单改造过来的画室里热浪滚滚,没有空调,微型风扇拼命地转动也转不出一丝凉风来。酷暑中的达州画家们赤裸着上身,在画架前像入定的禅僧,或坐或站,完全融入自我的意境。从背后看去,真像一尊尊他们自己创作的雕塑,任凭汗流恣意地流淌。


     从画室向外望去,外面是一排刚建成不久的画墙,橱窗里展示着达州画家们这些年的艺术苦旅。
  
  达州艺术土壤墒情历来很好,不但文风鼎盛,而且画风盛炽,国画大师刘伯俊,西画大家罗中立、张尔立等代表着达州画坛的“老一辈”,80年代后从各大美术院校毕业的年轻画家们代表着画坛新的风向标。但在2007年前,达州年轻画家们散在各行各业各单位各个角落里,没有形成一种集团冲锋的力量。画家们虽说从未丢下手中的画笔,但更多的时间是应付强大的生存压力,如郭玉川、冉启泉、常咒、常新国、向东兵等大修艺术村的众多核心成员,都经营着各自的经济实体。2006年底,时任达州市美协秘书长的龙飞,把川美毕业的8位同学召集在一起茶叙,他忧心忡忡地向大家讲述当代画坛的风向,讲北京798艺术村、宋庄艺术村、成都浓园艺术村的集团冲击力,然后尖锐地问大家,我们是继续这样散下去,还是该振作起来,集中展现达州这块土地的艺术实力呢?


      那次茶叙肯定会浓浓的写进今后的达州艺术史。在龙飞的棒喝下,8位川美同学如倏然觉醒的禅僧,毅然决定放手自己经营多年的公司,回归艺术,重拾画笔,燃放起艺术创作的激情。放下和拿起是需要勇气的。自从回归后,常咒和冉启泉仍不时接到几十万、几百万元的装修工程订单,但无暇兼顾的他们只好忍痛推辞。
  
  在市委市政府、通川区委区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们选择了地处北外镇的大修厂这块风水宝地。大修厂到大修当代艺术村,是“大修”二字给了他们艺术的启迪,这两个字代表了他们的艺术追求,代表了他们确立的本土艺术发展方向,也代表了达州画家们的自信。
  
  从2007年开始,短短的4年时间,大修村的画家们频频出击,在北京、在成都、在重庆、在全国美术界,迅猛地刮起了一阵阵“大修风”。除了每年在达州市举办一次大型画作展览外,他们频频向外出击,不少人在北京、成都、重庆的大型艺术村都设立了自己的画室,并参与全国的各种画展。在各大画展中,龙飞的《欲望系列》、常新国的《青年新一代系列》、冉启泉的《人戏系列》、常咒的《伤害系列》,杨先平的《缺氧》、《受伤的鱼》,王毅的《心事系列》,向东兵的《奥林匹克来到中国》等等,无不引起观者的强列反响,许多作品被高价拍卖或被藏家高价收藏。他们的作品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笔法新奇,不但追求艺术价值,更体现了他们对当代人类行为诸多问题的深刻思考。大修村的系列大修行动也引来了王林等当代著名美术批评家们的重点关注。批评家邱正伦说:“达州是一个奇特的版块,这不仅有她在地域上的优势,彰显本土文化的一方土壤,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批起步较高的从事当代艺术的达州人……大巴山画家正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书写自己重要的一笔。”
  
  大修当代艺术村的村民从当初的8个发起人已发展到现在的50多人,从当初的清一色的达州画家已发展为涵盖全国,许多画家强烈要求入驻大修村。这让身为“村长”的龙飞非常为难。目前的大修艺术村已是几个画家挤在一间画室,更多的画家要入驻就必须要扩建,但经费又从何而来?
  
  把大修艺术村做成全国美术界的一个知名品牌,为达州建设文化强市作出更大贡献,是大修村村民们的梦想。但愿他们梦想成真。 

上一篇:龙飞与大修:本土精神滋养的艺术
下一篇:艺出巴山,神骏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