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达州文艺网站!     今天是:
达州文艺网

《金秋》唢呐手是宣汉王石匠
我与达州画家(二) 罗中立
2010-11-01 16:28:00   来源:达州传媒网     作者:张全普 


《金秋》(油画)罗中立/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金秋》创作场景

    罗中立的名字是和中国乡土绘画联系在一起的,而大巴山区的民俗乡情正是罗中立着力表现的“题材”。

    1981年,当罗中立的《父亲》赢得“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国家金奖后,整个中国都被他打动了——《父亲》一画的尺幅几乎和天安门城楼上的伟人像不相上下。据说当初这张巨幅创作未能抬进省美展馆,却直接送到了全国青年美展上。当人们还不太知道超级写实主义的时候,这样一幅大巴山老农形象给人们在视觉上和思想上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罗中立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70年代,重庆知青罗中立来到大巴山区“上山下乡”,后在达钢参加了工作,严格讲,罗中立不属于达州本土画家。然而,罗中立早期作品中的主角都缘于大巴山区农民形象,广阔的乡村田野也便成为罗中立一生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的主要创作来源。直到罗中立出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一职后,还常抽出时间回到他的“第二故乡”达州写生作画。

    2005年春节期间,罗中立和著名美术批评家王林先生一同来达县檀木采风,随行的有川美雕塑系主任、雕塑家刘威,国画系教授黄山。大年三十,我与本土画家郭玉川去达渝高速公路入口处迎接,并与他们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此后,罗中立一行去了檀木和麻柳,回忆他们的“知青岁月”,用速写本和相机一路记录下达州新农村的图画,感受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哪怕是给乡民递上一只纸烟,叫一声“老乡”,心里都会充满一股浓浓的乡情……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罗中立对大巴山乡土那种根深蒂固的情愫,一生也难以忘怀。

    2007年我去宣汉南坝采访,据油画家田启明先生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罗中立住在我家里,离我们不远的黄桷树旁有一户人家办丧事,于是我与罗中立便去寻找创作题材。火堆旁,一位吹唢呐的老农吸引了我们。这位老人长长的脸膛,用力吹唢呐的时候,汗珠和着泪水,顺着金灿灿的唢呐一滴滴滚落下来……这样的感人瞬间,在画家眼里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创作细节,于是罗中立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速写本,用他惯用的圆珠笔画了下来。回到我家,罗中立意犹未尽,还让我头上围着老农的头巾拍了照……”这便是《金秋》一画最初的创作灵感和构思过程。

    对于一位严谨的画家来说,有了好的构思,那只是创作的第一步,因为他知道,没有生活的体验是不能引起共鸣的。时隔不久,罗中立再次来到宣汉南坝体验生活,他要寻找到更能塑造大巴山老农形象的模特,便把南坝三大队有典型特征的人召集到一块,对其写生。忽然,罗中立眼前一亮,一位姓王的石匠把他震住了,这不就是自己在苦苦寻找的“唢呐手”吗?王石匠一脸的皱纹,黝黑的肤色,极具代表性。于是,罗中立根椐这个原型,整整一个夏天,在达县完成了此画的创作。

    《金秋》一画的主人公具有大巴山区淳朴乡民的典型特征,也有毕加索用新古典风格画农夫的味道,却又不失其泥土气息和山野味道,它与《父亲》一画二者都属于罗中立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系列创作中的两幅力作。

    作为一名关注和研究罗中立“现象”的喜爱者,我的视野是极其有限的。在此篇幅中,我无法将一位绘画大师的艺术历程描述得更为全面和细致,只当抛砖引玉,提供给画道中人一点小小有益的启示。但有一点我敢肯定地说:罗中立的乡土绘画和他的大巴山“情缘”,对达州画家创作上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罗中立 1948年生,重庆人。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1983——198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部进修。作品《父亲》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曾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布鲁塞尔、悉尼、北京、中国台湾等地举办个展。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现为四川美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台湾山美术馆、美国哈佛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

上一篇:《北上的连队》被峨影“拍”进电视剧
下一篇:瓦沟中私藏老师名画被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