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涛是一位从大巴山走出来的具有艺术灵性和才情思想的艺术家。
我第一次见到孟涛是在2008年成都浓园国际艺术村“开放展”上,当天他乘飞机刚从北京798艺术村赶过来,虽是初次碰面,我却有一种久违想要拥抱他的冲动……十多年前,第一次接触到孟涛的作品,一幅幅鲜明的画更像一首首朗朗的小诗,我被画面中那种特有的“东方神韵”所深深吸引并折服。孟涛将大巴山的大山大水提炼到一种中国山水画所特有意境的独特画风,曾经影响了一批达州本土画家。
受孟涛之邀去他画室参观。走进浓园璟苑区,看到的是绿阴簇拥的几幢艺术家工作室,中国“伤痕美术”代表人物之一程丛林、“东方画藏第一人”林跃等画坛大师都是孟涛的邻居。我们顺着一条幽静的小道而入,老远就看见一片绿草地上几组十分醒目的雕塑,将孟涛的绿色“家园”渲染在浓重的艺术氛围中。
借孟涛与几位画界朋友品茶、叙旧的闲暇,我独自走进了旁边“李如碧雕塑工作室”参观,但见屋中央一大型博古架,自上而下,整齐地摆放着众多精美的小型雕塑。我正端详着,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欢迎欢迎”的尖细声音,回头望去,发现发出此声音的竟是一只“八哥”,惊悸未定,那“八哥”竟然还朗诵起李白的诗句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孟涛的“师妹”——达州本土画家黄继芳女士告诉我:“李如碧是川美雕塑系女才子,与孟涛是校友,夫妻俩在浓园各置有一幢工作室……”看来,艺术家不单是一群富有创作激情的人,他们的生活也是颇有些情调的。
在孟涛工作室里,一组组唯美的写实作品再一次令我震撼并余味绵长……孟涛曾有一段时间潜心在风景题材油画的创作上,可能是受美院时学国画的影响,他喜欢宋元时期的山水画,并一直追求传达空灵、悠远、深邃的意境,这些都渗透在他的油画风景中了。孟涛说:“我生长在大巴山区,对自然山川的体验很深刻,山石溪流的形态和神韵历历在目,所以古人山水的意境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了我的画里……我画风景有近10年时间了,现在有了新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在题材上,在艺术观念乃至态度方面也有很大的体现。”孟涛说的转变是指他近几年创作的“花鸟”系列。
说实话,孟涛画花鸟画是我没想到的,他那种不同于画在宣纸上的花鸟,但却是用油画写实手法表现的“中国花鸟”让人拍案叫绝。著名批评家王林先生评论孟涛现在的作品:“十分绚丽,如色彩鲜艳的织锦。花红柳绿,一片璀璨。笔下的孔雀、鸳鸯之类,羽翅翎毛漂亮得让人心醉。画家极善于刻画禽鸟的毛皮,拉丝般的笔触总是绘出细致入微的肌理,令观者不能不为之动容……”
孟涛的艺术实践不拘泥于单一的艺术媒介,他开阔的思想视野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支撑起了他面对复杂而困顿世界的视觉表现方式,其特有的油画手法和刺绣材料,表明中国当代艺术在选择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公共性课题和挑战时所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
孟涛 1963年生于四川万源,199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工作和居住在成都、北京。作品分别参加1991年“行走山川”个展,1993年中国油画双年展(获学院奖),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1997年“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获奖),1998年“中国风景”个展、中国国际美术年—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2000年中国风景绘画艺术展(芬兰),2003年第三届中国油画展,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术展,2008年“西南力量—当代艺术邀请(巡回)展”,2009年“废话—当代艺术邀请展”,2009年“极地张力—当代艺术邀请展”,2010年“禽兽人间—孟涛·邱光平艺术展”,2010年“中国性—当代艺术研究文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