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达州文艺网站!     今天是:
达州文艺网

徜徉在汉诗和医学间的蒋楠
2008-03-25 09:27:00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侯平章 

 

     鲁迅是弃医从文,而蒋楠是既不弃医更要从文。从小就受到父辈熏陶的蒋楠,以其天赋才情痴迷诗歌、执著医学,并在这两大领域盈然自在地徜徉着,他像一只桀骜不驯的精灵。说他是一只精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这是我在了解了他,并将他与其他一些人的比较后才说出来的。这种比较,就如同人这种动物在同其他所有的动物的比较中,说人是高等动物一样。同时,人在同其他所有动物的比较中还是非凡的,具有无与伦比的天赋,这天赋就在于人不是自然景观中的景物,而是自然景观的设计和塑造者。在各方面,人都具有无垠的开拓和创新精神。在智慧的指引下用勤劳建造自己幸福的家园。这里的家园既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作为诗人的蒋楠,他更明白存在从来不是重复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一朵新的玫瑰花,全新的,以前没有存在过,也永远不会再现。为了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和方法,蒋楠一直沉浸在生活的水深火热中。将自己独到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感触,用其独特的语言文字的感知来表述。这就是诗人蒋楠。如《星星》诗刊在2005年8月的下半月刊的头条组诗中的第一首诗,就发了他的一首名叫《7》的诗。一个数字作为汉诗的标题,这是他的别出心裁。也是他的创新。也正因蒋楠在汉诗写作上的不断创新和不断的进步,《星星》将在近期的上半月刊,以诗歌一频道再次推出蒋楠的组诗。作为一家大型诗歌专业刊物一年内连续重点推出一个业余诗歌作者,其诗的质量也就不用我来说好与坏了。只是从数量上来说蒋楠是勤劳的,是认真的,对汉诗的钟爱可以是一往情深。他先后出版《蒋楠的诗》《蛇皮口袋赶路》等诗集。足可说明他诗歌的数量不是庞大,但也一定不少。

    我把蒋楠对诗的钟爱说成是他在自己的精神生活领域建造精致的精神家园。并常常在家园里做着许多情节清晰而精彩的梦。


    在广阔的文学天地中永远存在着有待探索的途径,无论是最近的还是最远古的风格和形式都有能够让我们感到世间万物变动的影像。如果文字和语言的魅力不足以满足对世间多变事物探明所带来的喜乐,那我们就要借助于科学,科学是最能让事物变得简单直白和明了,最能将我们心中的各种欲望带来的沉重沉痛和困扰进行很快释放。比如对于心中的亲子的各种怀疑要想搞清楚,对于各种刑案中可能是凶手等进行排除,而留下最明白的结果,我们就可以利用脱氧核糖核酸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获得有效答案。同样的,在写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各种困扰,也可以借鉴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让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用最简单扼要的语言说出最复杂的道理。蒋楠写诗是这样,在对人进行免费的心理咨询也是这样,在咨询时,他能很好地发挥他学医的专长,从医学的角度进行阐述,同时还能有效发挥诗人的语言天赋,让复杂的事更加简单,让繁多的事更加简化。从而让带上各种情绪和苦闷的人的心理的沉重得到尽快释放。


    成就并不像努力本身那么有意义,努力产生它自己的意义,奋斗也是产生它自己的意义,并不会被外在的东西和看法及认同所左右和改变。成就这种结果性的东西最多也只是对努力的一种肯定或者否定,它是无法阻止和终结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过程的。在热爱诗歌的路上,蒋楠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也并不因为获得让人羡慕的成就(结果)就停步不前,从中学时代起就先后在《青春》《鸭绿江》等文学刊物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在他走出校园后,作品在《诗刊》《人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报刊不断发表,部分作品还被译成英文介绍到海外,并有组诗入编中国诗歌学会的《诗歌今选》,多次荣膺政府大奖,作品被馆藏。也正因为蒋楠看重的是自己努力过程的意义,而没有把有作品在国家级刊物频频亮相这一成就(结果),看得重,也才不断有他的散文《高寺米》(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惠妹》《丢进风里的信笺》等被拍摄成电视散文,在省级电视台播放。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学的日益边缘化,还被人说成是饿死诗人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里,蒋楠对诗歌对文学更是一往情深,在这条路上更是一步一个脚印,诗的灵感更是一触即发。有时是夜里三四点钟还把他刚写就的诗歌通过现代的通讯工具传递给我。他的这种对我的信任简直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怕是我再睡意浓浓,也不得不好好的成为他诗歌的第一个听众和读者。有时我还会借助自己的诗歌写作实践经验和阅读经验,对他的诗在电话里提出一些合理或者不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蒋楠在作卫生部主管的《现代保健》杂志的东莞地方版的执行主编之前,还在一家外资家具企业里作所谓的高层管理,天天看的是家具和生产家具的员工,天天接触的是生产进度和报表,以及货柜车的发车时间,货物是不是能够按时装满货柜,让货柜车赶在下班前准时出关。只有这样老板不会被罚款,老板高兴蒋楠的工资就不会打折扣。为了这些每天加班、加班还要加班,时间就这样被老板占用。但是他还对诗歌一往情深,而且情诗写得还一发而不可收,还要到各大诗歌论坛上去留言发帖,其实,这里就有一个小小的秘密了。在网上走的却不是蒋楠本人,而是一个钟情的湘妹子,又一只小精灵,她就是阿静。用蒋楠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作家的命运往往是被女人改变的,叫娟子的改变了他的生活,而这个叫阿静的却改变了他的思想。


    “红尘中,我醉在你的梦里,”这是写给湘妹子阿静的诗,阿静虽然是国内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部门经理,可是却有着十足的小孩子的脾气,在生气时要么哭泣,要么就找人述苦,要么就是捉谜藏。而钟情的蒋楠好像没了阿静就如没魂的人。他先是四处寻找,再是像护士和医生对病人样进行细心的呵护和照料。我清楚的记得,蒋楠和阿静夜里在电话里“吵架”后,第二天阿静就关机了。然后到一个同事那儿,蒋楠顶着烈日在一个小区寻找一天,好不容易才找到阿静同事的电话,知道阿静没事,她和同事去游泳了,才从城区赶回去上第二天的班。今年国庆长假期间,阿静又神秘地失踪了,蒋楠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像大海捞针一样把她给捞回来了。也正因蒋楠的耐心和细心不断地感动和感化着阿静,阿静利用自己工作的业余时间以蒋楠的名义在各大网上游逛。帮蒋楠打印诗稿,网上发帖回帖,在工厂上班的蒋楠被阿静催促着写诗,蒋楠诗歌数量高产,能够引爆传统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给予关照,阿静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让蒋楠回到诗意的生活,脱离机械的家具加工场地,业余给一些熟悉的朋友进行健康知识咨询服务,也是阿静不想让蒋楠离自己的专长太久太远,从而让一个好医生变得平庸和无为。


    蒋楠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阿静虽然年龄比自己小,很多方面都要他去关照和呵护,但更多的是从这个好女人那儿找到了寄托,特别是精神上的寄托。


    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蒋楠越来越“静心”。这里的静心意味着不用文字生活,不用语言生活,这样的静心是自然发生的。蒋楠认为在恋爱时,是在感觉当下而不是在感觉语言,当两个人彼此非常亲密无间,他们就很宁静。这不是他们没有要表达的东西,也不是没有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而是此时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语言却不在那里,语言也不可能在那儿,这时语言就太单薄和单一了。也只有当爱情消亡时,语言就蜂拥而来,好像是来添补中间的裂痕。其实,爱着的人是不要语言。爱情的势不可挡和巨大的穿透力早已经越过了语言和文字的阻隔与障碍。在阿静的一次次耍小孩子脾气时,蒋楠都是什么也不说,在感觉到阿静生病时,就拿出医生的架式,同时还要给她释放工作和心理的各种压力。这样才是一个大哥对妹妹应有的关照。


    也许是医生的缘故,蒋楠对阿静是这样,同时对杂志的读者或者同事朋友的寻医问药更是做得一丝不苟。


    一个智者更是静者。也许是蒋楠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期间涉猎《医学心理学》《黄帝内经心理学》以及弗洛依得、荣格、阿德列等精神分析体系,在做医师和“晚报”记者期间又广泛阅读《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气质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从而形成自己一套心理分析和解压的方式与方法,他才能给患病者以心理的安慰和精神上的依托。虽然蒋楠外表黝黑,但是见过他并给予其交流过的人,都能感觉到他带给人们的那种温暖如春的感觉,有患者曾送他一幅扁额“生命的守护神、灵魂的拯救者”。一个医生给病人以温暖如春的感觉,首先在心理上就让病人获得喜乐,走出抑郁的阴霾。


    对于时下的瑜伽热,蒋楠也能从人们生活在当下的各种矛盾交织体中,为的是释放烦恼和痛苦,让人的能量尽可能的全部和谐运动。一个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时刻都在经受文化的冲击、精神的压力、经济的刺激,让心理在严重失衡的状态下高速运动。人们为了让能量和谐运动,就找到了空达里尼。瑜伽提供给人的是一种精神能量,能量是需要运动,运动总是从不明显到明显,从种子到树木,从黑暗到光明,这样的实现过程是在毫无压制的情况下,和谐才不遭到破坏。不然你的能量就会对你构成伤害。瑜伽不是舞蹈,这是我这样说的,蒋楠也是这样认为的。他深信中医能调和人的阴阳五行。瑜伽就是通过罗拿亚马(呼吸控制法)来唤醒和调动一个人潜在的能量,让能量运动起来,和谐的运动起来,只有当能量在向内流的时候,人就会感到精神饱满。也许蒋楠是O型血的缘故,他把他所知道的知识和道理毫不迟疑地介绍给需要的人。也许他是中医的缘故,他更主张食疗胜过药物治疗。西医来得快,但是无法如中医达到标本兼治,他主张治标更要治本。他还把他的主张和从医经验形成医学论文,并有30多篇在《中医杂志》《四川中医》等多家医学专业期刊发表。他主张不贩卖药品,但是可以兜售健康。他现主编《现代保健》地方版月刊,更多的是想让人们接受他的健康理念,从而惠及读者。


    蒋楠在医学上不是纸上谈兵,更多的是给予人们实际的指导和具体的医治,并与当下紧密结合,针对特型表演艺术家古月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秀敏都死于心脏病,辽宁诗人杨春光死于脑溢血,这些都是心脑血管出毛病而诱发的死亡。为了给读者提供保护心脑血管的知识,撰写《撤离“三高”临界点》。让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关爱健康,呵护健康。蒋楠在医学上属全科社区医师。尤其擅长医治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皮肤与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预防医学的营养与保健、美容与健康、人群的亚健康等方面亦颇有建树。

 

上一篇:知名诗人龙克专访
下一篇:打工诗人:为漂泊的青春作证!